文物不仅蕴含着丰富厚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信息,而且承载着国家与民族的文化魂魄,加强文物保护就是护佑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根脉。近日,新华网采访团一行7人,走进山丹县人民检察院,聚焦文物保护新成果、新做法,对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工作进行了采访。

汉明长城遗址,横穿山丹而过,县境内蜿蜒近200公里,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有“露天长城博物馆”之称。采访团一行在工作人员陪同下,实地查看了明长城山丹段遗址现状、周边环境及保护现状。
公益诉讼检察干警介绍到,山丹文物资源丰富,早在2019年,根据张掖市检察院部署,山丹县检察院便积极行动,探索开展公益诉讼等外领域国有文物保护专项监督活动,针对山丹县老军乡峡口村长城墙体沿线存在村民修建的建筑物,且存在村民将长城墙体当做自家院墙使用并随意在墙体凿洞通行等情形,与老军乡人民政府积极磋商,提出具体可行的规划意见。后针对长城沿线存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情形,经报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同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出席,以圆桌会议的形式,向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公开宣告送达了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书,最终将长城沿线建筑垃圾、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全部予以清除。该案也是在探索办理公益诉讼等外案件中办理的首例文物保护案件,整改效果显著。

截至目前,山丹县检察院以张掖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张掖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公益诉讼新领域制度保障为依据,共立案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1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9件,所涉及的问题均已得到全面有效整改。
此次采访活动,是对山丹县检察院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成果的充分肯定。下一步,山丹县检察院将持续强化公益诉讼职能,创新文物保护途径,始终坚持以办案为中心,积极挖掘办案潜能,充分释放办案动能,切实提升办案质效,继续聚焦历史文化古迹和文物保护领域的突出问题,不断加强与文物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沟通协作,持续加大公益司法保护力度,服务保障山丹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切实筑牢文物保护与传承法治屏障。